(1)2008-2021年连续14年获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021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2021-2022)
(3)热烈庆祝《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留言板
电子书
过刊浏览
过刊浏览
1990-2010年过刊请从知网查询
联系我们
期刊订阅
English
著作权使用声明
corelDRAW X4
版面费收取信息
论文修改细则
参考文献模板
论文模板
投稿指南
投稿论文审查表
点击
引用
下载
1
高地应力区层状围岩斜竖井施工爆破数值模拟
2
“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和研究方法概述
3
基于熵值和模糊贴近度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
HEC-HMS模型次洪模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应用
5
基于GIS的干旱区分布式产汇流过程模拟系统的研建
6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揭河底规律分析
7
活性炭为载体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性能研究
8
城市水资源需求量变化趋势预测模型及应用
9
半干旱半荒漠地区沙柳周边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研究
10
基于SPOT-VGT数据的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分析
11
干旱区高盐度潜水蒸发试验研究
12
陕北地区年降水量频率分布参数估算研究
13
两种不同时间序列模型在地下水动态变化预测中的比较研究
14
污泥制取脱氮除磷材料的配比试验研究
15
采动影响下软岩巷道松动圈的联合测试方法研究
1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及应用比较...
2
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水问题及解决...
3
基于模糊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渭河流域水环...
5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淡水资源及...
6
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
7
改进密切值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
8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
9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
10
R/S和Mann-Kenda...
11
改进的SCS模型在流域径流模...
12
气象、水文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研...
13
生态河流缓冲带构建技术初探
14
模糊综合评价在关中灌区干旱评...
15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
1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及隧道工后沉降分析(7491)
2
基于GIS和SWMM模型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6357)
3
GIS及SWMM模型在防洪保护区内涝模拟中的应用(5209)
4
新安江上游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及价值(4658)
5
TDR法、干烧法及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比较研究(2436)
6
高地应力区层状围岩斜竖井施工爆破数值模拟(2412)
7
Arc Hydro模型在流域水文特征提取中的应用——以蓟县沙河流域为例(2339)
8
基于水位/流量反推法的资料匮乏地区临界雨量研究(2288)
9
“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和研究方法概述(2085)
10
仿真流域的总氮模拟——SPARROW模型应用方法研究(2048)
11
基于Morris的SWMM水质参数灵敏度分析与应用(2002)
12
InVEST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水源供给中的应用前景与方法(1958)
13
基于ABAQUS的边坡降雨入渗边界的开发及其验证(1956)
14
强夯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1909)
15
基于GIS的干旱区分布式产汇流过程模拟系统的研建(1900)
文章编号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英文名
作者中文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基金项目
从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到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高级搜索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
热烈庆祝我刊入选《世界科技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科技版
热烈庆祝《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被中国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为2021-2022核心库来源期刊
2017年RCCSE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稿件修改提示
本刊声明
网址变更
2022年第33卷第3期目录 刊出日期:2022年06月
全选
|
取消全选
|
合并选中摘要
基于WRF的郑州市暴雨中心最大时降雨过程模拟分析
张金萍
1,2
, 曾苜翔
1
, 郭 元
1
2022,33(3):1-11.[
摘要
](
234
)[
PDF
](
111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海绵设施雨洪管理成本与效益模拟研究
徐海顺, 高 景
2022,33(3):12-19.[
摘要
](
93
)[
PDF
](
54
)
鄱阳湖修河虬津水文站非一致性设计洪水研究
吴绍飞, 罗 文, 熊凡迪, 欧阳芬, 黄彬彬
2022,33(3):20-26.[
摘要
](
85
)[
PDF
](
49
)
小浪底水利枢纽对周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尚文绣, 许明一, 严登明
2022,33(3):27-32.[
摘要
](
78
)[
PDF
](
50
)
幸福珠江优质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何 梁
1
, 王占海
1
, 杨辉辉
1
, 何艳虎
2
2022,33(3):33-38.[
摘要
](
78
)[
PDF
](
42
)
潘家口水库热分层期溶解氧垂向分布及影响因素
高 锐
1,2,3
, 黄岁樑
1,2,3
, 孙逸璇
1,2,3
2022,33(3):39-49.[
摘要
](
60
)[
PDF
](
48
)
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及均衡性分析
张 羽
1
, 左其亭
1
, 曹宏斌
2
, 白西杰
3
, 杨振龙
1
2022,33(3):50-57.[
摘要
](
81
)[
PDF
](
48
)
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期风险管理行为博弈分析
张桂玉, 丁继勇, 乔 然
2022,33(3):58-65.[
摘要
](
44
)[
PDF
](
33
)
长江中游地区用水效率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
匡佳丽,唐德善
2022,33(3):66-71.[
摘要
](
68
)[
PDF
](
45
)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特征
李 佳
1
, 郭 岚
1
, 杨梅焕
1
, 赵 刚
2
, 王 涛
1
2022,33(3):72-80.[
摘要
](
56
)[
PDF
](
50
)
气候变暖停滞; 气温; 降水; 变化趋势; 毛乌素沙地
李慧芳
1,2
, 陈文芳
1,2
, 陈磊磊
1,2
, 石巍巍
1,2
, 王瑞龙
1,2
, 师亚坤
1,2
, 景 琦
1,2
, 王梦石
1,2
2022,33(3):81-88.[
摘要
](
48
)[
PDF
](
40
)
长白山北坡流域水资源涵养功能与矿泉水开发阈值研究
孙文浩
1,2
, 卞建民
1,2
, 李一涵
1,2
, 李佳林
1,2
, 孙晓庆
1,2
, 王 宇
1,2
2022,33(3):89-97.[
摘要
](
52
)[
PDF
](
41
)
三河口水库消落带植物水解氮磷释放特征研究
何 姜, 冯民权
2022,33(3):98-105.[
摘要
](
51
)[
PDF
](
46
)
梯级水电开发下黄河上游龙-刘河段DOC时空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
吴 巍
1
, 王嘉玮
1
, 刘 挺
2
, 王 浩
2
, 李 琛
1
, 周孝德
1
2022,33(3):106-114.[
摘要
](
39
)[
PDF
](
38
)
不同回流比与配水管高度下水泵循环式调质池数值模拟
张新喜
1,2
, 王 凯
1
, 钟梅英
1
, 冯承民
1
, 胡小兵
1
, 邱 高
1
, 李嘉伟
1
, 王 晨
1
, 秦 晴
1
2022,33(3):115-123.[
摘要
](
45
)[
PDF
](
38
)
基于Kmeans-EMD与IWOA-Elman的碾压速度异常值检测与修正
乔天诚, 佟大威, 王佳俊, 关 涛, 吴斌平
2022,33(3):124-131.[
摘要
](
45
)[
PDF
](
45
)
鱼道进口补水消能数值模拟研究
贺新娟
1,2
, 白 冰
1
, 孙万光
1,2
, 苏文亮
1,2
, 李广一
1,2
2022,33(3):132-142.[
摘要
](
48
)[
PDF
](
46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水库复杂联合供水优化调度研究
彭方旭, 汪 妮, 魏 霞
2022,33(3):143-148.[
摘要
](
51
)[
PDF
](
46
)
某船闸枢纽主要分区渗透参数敏感性及反演分析
金洪杰
1
, 甘 磊
1
, 沈振中
1,2
, 杨金孟
1
, 孙一清
1
, 张文兵
1
2022,33(3):149-155.[
摘要
](
40
)[
PDF
](
41
)
养护环境对混凝土限制收缩开裂影响研究
张 雷
1,2
, 王志华
1,3
, 佟继有
4
, 张海丽
4
, 吴岗权
5
, 曹尊毅
1,3
2022,33(3):156-162.[
摘要
](
45
)[
PDF
](
33
)
基于IGA-BPNN的水电站厂房振动响应预测
陈金泉
1,2
, 王海军
1,2
, 刘娟莉
3
, 刘 通
3
, 梁 超
1,2
2022,33(3):163-168.[
摘要
](
42
)[
PDF
](
37
)
大骨料混凝土应变局部化中不同粒级粗骨料的作用效应
姜 磊
1
, 徐 磊
1
, 张菁倪
1
, 徐兰玉
2
, 任青文
1
2022,33(3):169-175.[
摘要
](
41
)[
PDF
](
37
)
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模袋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研究
焦润豪, 车方驰, 王泽伟, 刘宏达, 娄宗科
2022,33(3):176-181.[
摘要
](
44
)[
PDF
](
39
)
全因子试验设计的土坝变形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孙一清
1
, 杜一峰
2
, 杨庆庆
3
, 王桂智
4
, 甘 磊
1
, 周东昊
1
, 陈官运
1
, 冯先伟
1
2022,33(3):182-190.[
摘要
](
42
)[
PDF
](
42
)
热-力作用下水工隧洞围岩-支护结构耦合力学特性及相互作用机制
张玉洁
1
, 李晓哲
2
, 姜海波
1
, 侍克斌
3
2022,33(3):191-201.[
摘要
](
41
)[
PDF
](
36
)
延安新区黄土结构性参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王 博
1
, 黄 睿
2
, 黄雪峰
1,3,4
, 邱明明
5
, 王 寒
1
2022,33(3):202-208.[
摘要
](
48
)[
PDF
](
38
)
基于冲蚀耦合动网格方法的摇臂式喷灌喷头冲蚀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申恒峰, 黄剑峰, 周传亮
2022,33(3):209-217.[
摘要
](
46
)[
PDF
](
37
)
离散型流道结构叠片过滤器性能试验研究
王 钦
1,2,3
, 徐 鑫
1,2,3
, 王振华
1,2,3
, 张金珠
1,2,3
2022,33(3):218-224.[
摘要
](
51
)[
PDF
](
45
)
基于WRF的郑州市暴雨中心最大时降雨过程模拟分析
张金萍
1,2
, 曾苜翔
1
, 郭 元
1
为探究WRF模式对郑州市暴雨中心雨量最大时降雨过程的模拟能力,选用该模式常用的5种微物理过程方案,模拟郑州市2011-2018年发生的14场短时暴雨,结合时空分布、雨型、雨峰和降雨集中度等降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可以模拟出对应场次的降雨,但雨区位置有所偏移;60%以上场次降雨过程时间偏差在180 min内;模式对累积雨量模拟较好,模拟的降雨过程与实际过程相关性较高,但对过程雨量的模拟有所欠缺;采用模糊识别法分析雨型发现,WRF模式对郑州市单峰雨型模拟较好,对均匀类雨型模拟较差;WRF模式对单峰类雨型模拟时,其雨峰偏差基本控制在±30%内;13场降雨模拟结果的降雨集中度与实测结果基本相同。WRF模式总体模拟结果较为理想,可为郑州市短时暴雨研究提供数值方法的支撑。
2022,33(3):1-11.[
摘要
](
234
)[
PDF
](
111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海绵设施雨洪管理成本与效益模拟研究
徐海顺, 高 景针对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本与效益问题,以江苏省某市的新建医疗中心二期工程为例展开研究。基于场地现状确定不同类型的海绵设施组合,使用SWMM对场地在不同降雨条件与不同海绵设施组合下的雨洪管理效果进行模拟,最后基于全生命周期进行成本与效益评价。结果表明:海绵设施可有效加强城市雨洪管理,可使峰值径流量减小53.32%~70.14%,使出水口流量减小6.67%~53.33%;不同海绵设施的雨洪控制能力和成本效益值与暴雨强度呈反比,其中基于透水下垫面的海绵设施的单位面积径流控制量与成本效益值均高于基于不透水下垫面的海绵设施。研究成果对于场地尺度下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2022,33(3):12-19.[
摘要
](
93
)[
PDF
](
54
)
鄱阳湖修河虬津水文站非一致性设计洪水研究
吴绍飞, 罗 文, 熊凡迪, 欧阳芬, 黄彬彬非一致性条件下设计洪水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防洪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时变矩法求得每年一个非一致性设计洪水值难于直接应用到工程实际的不足,考虑影响径流的两项气象因素(降水量和气温),并结合重现期的期望超过次数概念,选取修河虬津水文站1956-2014年年最大1、3、7、15 d和1个月的洪水系列,结合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的降水量、气温统计降尺度成果,推求非一致性条件下虬津水文站多时间尺度下的设计洪水流量值,并与传统的不考虑系列非一致性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虬津站各时间尺度洪水流量系列位置参数均存在显著的非一致性。一致性条件下设计洪水流量和以气象因子为协变量的非一致性设计洪水流量存在显著差异,RCP4.5和RCP8.5情景下,各时间尺度20 和50 a重现期非一致性设计洪水流量值与一致性设计值相比分别减小了13.5%~32.6%(平均约26.4%)和15.3%~39.1%(平均约31.0%)。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洪水灾害防治和洪水资源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2022,33(3):20-26.[
摘要
](
85
)[
PDF
](
49
)
小浪底水利枢纽对周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尚文绣, 许明一, 严登明为了科学量化水库对周边局地气候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水库影响定量分析方法。以小浪底水利枢纽为例,基于建库前实测数据建立水库周边站点与参照站点气候指标的相关关系,预测评价时段无水库情景下的模拟气候指标,与评价时段实测气候指标进行对比,量化水库对周边局地气候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2019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年际和年内均发挥了降低气温、增加相对湿度的作用,使水库周边年均气温降低0.46 ℃、年均相对湿度增加3.78%;小浪底水利枢纽的气候调节作用减弱了区域干旱化的趋势,与1980-1999年相比,2000-2019年水库周边站点的气温增幅比参照站点小0.33 ℃、相对湿度降幅比参照站点小4.29%。提出的水库影响定量分析方法排除了区域气候变化对水库周边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022,33(3):27-32.[
摘要
](
78
)[
PDF
](
50
)
幸福珠江优质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何 梁
1
, 王占海
1
, 杨辉辉
1
, 何艳虎
2
为科学评价珠江现状水资源状况,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级层次的幸福珠江优质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通过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优质水资源综合得分,根据得分评判等级。以珠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广东省为例,对建立的优质水资源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广东省现状水资源优质状况总体一般,各地区水资源问题各异,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评价成果及建议对广东省进一步加强优质水资源建设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2022,33(3):33-38.[
摘要
](
78
)[
PDF
](
42
)
潘家口水库热分层期溶解氧垂向分布及影响因素
高 锐
1,2,3
, 黄岁樑
1,2,3
, 孙逸璇
1,2,3
为探究水库热分层对溶解氧垂向分布的影响,2019年8月在潘家口水库设置监测平台,分别采用YSI-EXO2监测仪和NISKIN采样器进行监测和水样采集,测定库区水温、溶解氧、pH、浮游植物等水质指标的垂向分布,分析水体热分层期溶解氧垂向分布的影响因素及溶解氧极小值(MOM)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潘家口水库8月存在显著热分层现象,水温呈混合层-温跃层-滞温层结构。混合层溶解氧浓度大于6.5 mg/L;温跃层受热分层等影响显著,层内出现MOM,梯度明显增大,浓度显著减小;滞温层溶解氧逐渐恢复。相关性分析表明:溶解氧与水温和浮力频率显著相关,热分层是MOM形成的主要物理因素;溶解氧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和pH呈正相关,温跃层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等生物和化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MOM的发展。
2022,33(3):39-49.[
摘要
](
60
)[
PDF
](
48
)
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及均衡性分析
张 羽
1
, 左其亭
1
, 曹宏斌
2
, 白西杰
3
, 杨振龙
1
沁蟒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沁蟒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均衡性分析,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范例。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沁蟒河流域各地级行政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并利用泰尔指数对沁蟒河流域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沁蟒河流域5个地级行政区在水资源生态足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河南省的2个地级行政区相对较大,山西省的3个地级行政区相对较小;各地级行政区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农业生态足迹的不均衡性较大,组内差异逐渐超过组间差异成为影响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均衡性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沁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状况较差。
2022,33(3):50-57.[
摘要
](
81
)[
PDF
](
48
)
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期风险管理行为博弈分析
张桂玉, 丁继勇, 乔 然在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方积极的风险管理行为能够降低项目的风险发生概率。从风险管理角度,通过分析水资源配置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构建了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期风险管理过程中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的行为决策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分析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影响演化稳定行为选择策略的因素包括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双方积极管理的成本、水污染等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与损失分配系数、可行性缺口补助和奖励。为促进水资源配置工程运营过程风险的有效管理,建议加强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双方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落实责任分担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优化奖惩机制等。
2022,33(3):58-65.[
摘要
](
44
)[
PDF
](
33
)
长江中游地区用水效率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
匡佳丽,唐德善为科学评估长江中游地区的用水效率,从综合、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5个方面遴选出13个评价指标,构建基于MCW-灰色TOPSIS的用水效率评价模型,采用G1法、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交叉融合的混合交叉赋权法求得指标权重,将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评价2015-2019年长江中游地区3省用水效率情况,并从5个方面分析长江中游地区3省用水效率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用水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较稳定上升的趋势,在空间序列上,湖南、湖北两省在评价期内的用水效率较高,江西省用水效率偏低,且3个省份在5个方面的相对贴近度表现差异很大,通过分析其原因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用水问题,可为区域用水效率研究及节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22,33(3):66-71.[
摘要
](
68
)[
PDF
](
45
)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特征
李 佳
1
, 郭 岚
1
, 杨梅焕
1
, 赵 刚
2
, 王 涛
1
1998-2012年气候变暖停滞(hiatus)是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的特殊现象,该现象表现为气温增速变缓、不变或出现下降趋势。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研究该区域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对于科学调整区域植被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1970-2019年毛乌素沙地气温和降水地面观测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等对气候变暖停滞现象及其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9年,毛乌素沙地年际和季节平均气温、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
P
<0.05),表现出“暖湿化”特征;1998-2012年,毛乌素沙地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为-0.70 ℃/10a(
P
<0.05),存在明显的hiatus现象。Hiatus现象发生期间,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降温速率最高,年降水量仍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增加速率最高;hiatus现象结束后(2012-2019),毛乌素沙地年际和季节平均气温变化速率达到1970-2019年的2~3倍;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中秋季减少速率最高,春季增加速率最高。Hiatus现象发生期间和结束后的年际和季节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呈明显相反的变化过程。研究认为毛乌素沙地1998-2012年存在明显的hiatus现象,表现为年平均气温显著下降、年降水量增加的特征。Hiatus现象发生期间和结束后的气温、降水反向变化需引起重视,可能会对毛乌素沙地植被生态环境变化造成一定影响。
2022,33(3):72-80.[
摘要
](
56
)[
PDF
](
50
)
气候变暖停滞; 气温; 降水; 变化趋势; 毛乌素沙地
李慧芳
1,2
, 陈文芳
1,2
, 陈磊磊
1,2
, 石巍巍
1,2
, 王瑞龙
1,2
, 师亚坤
1,2
, 景 琦
1,2
, 王梦石
1,2
针对某场地地下水Cr(Ⅵ)污染问题,运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4种单一药剂及4种复合药剂对Cr(Ⅵ)的去除率,分析了浸提浓度、药剂施用量、药剂稀释倍数、酸的添加等因素对场地地下水原位修复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多硫化钙与Cr(Ⅵ)的摩尔比为2∶1时修复效果最佳。场地含水层砂粒用不同浓度污染水浸提后Cr(Ⅵ)浓度呈线性分布;每立方米Cr(Ⅵ)污染含水层(浸提浓度为100 mg/L)需要1.65 L多硫化钙药剂(浓度为2.9×10
5
mg/L)实现还原修复;多硫化钙的稀释倍数对Cr(Ⅵ)的去除率影响不大;酸的添加对多硫化钙还原Cr(Ⅵ)有促进作用;多硫化钙与Cr(Ⅵ)的反应产物中有羟基磷灰石和单质硫。研究表明柠檬酸和多硫化钙的组合药剂对某Cr(Ⅵ)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效果较好,但其反应产物可能会对场地含水层的渗透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2022,33(3):81-88.[
摘要
](
48
)[
PDF
](
40
)
长白山北坡流域水资源涵养功能与矿泉水开发阈值研究
孙文浩
1,2
, 卞建民
1,2
, 李一涵
1,2
, 李佳林
1,2
, 孙晓庆
1,2
, 王 宇
1,2
长白山北坡流域内矿泉水资源丰富,查明水源涵养量并制定开采阈值,有利于流域内矿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InVEST模型分析了水源涵养量和影响因素;结合Logistic模型与生态基流量理论计算和评价了矿泉水开发阈值。结果表明:研究区水源涵养总量由2000年的14.0×10
8
m
3
增加到2020年的16.8×10
8
m
3
,气候为水源涵养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控制了研究区88.2%的面积;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表现为气候和土地利用共同促进水源涵养量的增长。推荐生态基流量为1.014~1.244 m
3
/s,河源区和河流中下游的推荐开采系数分别为0.36~0.46、0.4~0.5,目前开发程度远未达到阈值,可以继续进行开采。本文明确了水源涵养量与矿泉水的关系,广阔的森林面积涵养了大量水源,高水源涵养量可以保证矿泉水的水量和水质,适宜开发利用,且开发阈值的划定有利于矿泉水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对长白山区的生态保护和矿泉水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2,33(3):89-97.[
摘要
](
52
)[
PDF
](
41
)
三河口水库消落带植物水解氮磷释放特征研究
何 姜, 冯民权以三河口水库5种消落带优势植物青蒿、艾、醴肠、菵草、酸模叶蓼的地上茎叶部分为样本,库水为实验原水,进行室内水解模拟实验。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基本水质指标及氮磷养分浓度,探明消落带植物经过水解后,对水体水环境的影响及不同形态氮磷养分的释放特征和负荷。结果表明:5种植物水淹后均引起上覆水颜色加深且产生异味,pH值下降,浊度增大,电解率增大,溶解氧降低;氮、磷养分得到释放,总氮和总磷的平均释放量分别为4.06和0.78 mg/g,其中颗粒态氮、磷相应占总氮和总磷的43.2%和36.2%;在水库的蓄水初期(30 d),消落带植被向水体释放的氮、磷负荷可达40.4和7.6 kg/hm
2
,这些将对三河口水库的水环境安全造成影响。
2022,33(3):98-105.[
摘要
](
51
)[
PDF
](
46
)
梯级水电开发下黄河上游龙-刘河段DOC时空分布特征及通量研究
吴 巍
1
, 王嘉玮
1
, 刘 挺
2
, 王 浩
2
, 李 琛
1
, 周孝德
1
针对梯级水电开发影响下河流生源物质循环的科学问题,选取黄河上游梯级开发河段(龙羊峡-刘家峡段,共5个水库)为研究区域,以溶解性有机碳(DOC)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采样监测方法分析DOC以及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基于静态箱式算法模型估算各水库DOC的输移通量。结果表明:DOC及常规理化指标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DOC浓度呈现汛期(5.37~7.00 mg/L)高于非汛期(2.90~5.56 mg/L)的特征,汛期由于水库出现垂向水温分层现象,DOC在沿水深垂直方向上呈波动变化。在采样年里,龙羊峡-刘家峡段DOC的年输入通量为258.53 kt,年输出通量为192.23 kt,拦截率为25.6%,具有拦截效应的水库为龙羊峡、公伯峡和刘家峡,其余水库为输送效应。
2022,33(3):106-114.[
摘要
](
39
)[
PDF
](
38
)
不同回流比与配水管高度下水泵循环式调质池数值模拟
张新喜
1,2
, 王 凯
1
, 钟梅英
1
, 冯承民
1
, 胡小兵
1
, 邱 高
1
, 李嘉伟
1
, 王 晨
1
, 秦 晴
1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进水水质波动问题,在进水质量流量、进水波动周期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矩形波为波动类型,通过Fluent 软件对水泵强制循环式调质池的调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回流比和回流配水管高度对调质池调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比是影响调质池调质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调质功能系数呈现“先剧增后趋稳”的趋势,在“快速增长区”内,当回流比由0.16增大至1.00时,调质功能系数相应从0.72增长至0.82;进入“缓慢增长区”后,回流比继续增至6.00,则调质功能系数增至0.92,可以得出回流比越大,调质效果越好,但进入“缓慢增长区”后,回流比对调质效果的影响减弱。回流配水管高度的变化对调质池的调质效果无显著影响;当配水管高度在50~350 mm之间变化时,调质功能系数在0.81~0.85之间波动,变化幅度仅为3.7%,回流配水管高度为350 mm时,因回流配水管接近出水口而增强了出水口区域的水体混合和水流流速,调质功能系数相对较大(0.843)。若需提升调质池的调质效果,应优先选择调整回流比,研究成果可为水泵强制循环式调质池的设计与运行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022,33(3):115-123.[
摘要
](
45
)[
PDF
](
38
)
基于Kmeans-EMD与IWOA-Elman的碾压速度异常值检测与修正
乔天诚, 佟大威, 王佳俊, 关 涛, 吴斌平碾压速度是评价压实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监控过程中,碾压速度易受施工环境、定位漂移等干扰而出现异常检测值,影响压实质量的评价精度,但目前还缺乏对碾压速度异常值检测与修正的相关方法研究。为保障碾压速度的数据质量,结合碾压速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利用Kmeans算法初步定性检测异常值,弱化异常值对经验模态分解(EMD)结果的影响,并基于EMD实现对异常值的精细定量检测,提高异常值检测的精度;进而利用经混沌种群初始化、非线性收敛因子、自适应惯性权重与鲶鱼效应-黄金正弦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优化Elman神经网络,并构建碾压速度异常值修正模型,实现对碾压速度异常值的修正。将本文方法应用于西南某大型水电工程,结果表明:Kmeans算法与EMD的联合作用相比箱线图法可更高精度地检测碾压速度中的异常值;IWOA-Elman神经网络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07 75,相比常规模型不仅可以更好地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可靠性,还可以为压实质量的高精度评价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2022,33(3):124-131.[
摘要
](
45
)[
PDF
](
45
)
鱼道进口补水消能数值模拟研究
贺新娟
1,2
, 白 冰
1
, 孙万光
1,2
, 苏文亮
1,2
, 李广一
1,2
鱼道设计中常采用进口段开挖设置补水消能池的方式提高鱼道进口流速,强化其诱鱼、集鱼、进鱼能力。而补水水体与消能池水体掺混,会对鱼道内水体产生明显扰动,导致鱼道内(消能池部位)流态紊乱。为了能够完整捕捉尺度小、变化复杂的紊动流场结构,获得适合鱼类洄游的紊动能分布,采用三维数学模型对某电站鱼道进口补水消能复杂三维流场进行模拟研究,求解紊动能参数,优化了盖板补水消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能池顶部设置盖板,补水水流自盖板间的缝隙进入鱼道,可强制将大尺度紊流涡团变成小尺度涡团,涡团尺度变小后,黏性切应力易于将紊动能转化成内能而耗散掉,使鱼道内紊动能降低;另外,通过调整盖板缝宽,使补水出流相对均匀,也可降低紊动能;缝宽首尾窄、中间宽的布置型式使各缝隙垂向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鱼类洄游。研究成果可为此类工程过鱼设施进口段设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获得稳定、均匀的补水水流,提高鱼道进鱼能力。
2022,33(3):132-142.[
摘要
](
48
)[
PDF
](
46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水库复杂联合供水优化调度研究
彭方旭, 汪 妮, 魏 霞丹凤县县城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与工程供水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充分挖掘工程供水的潜力,解决现有供水工程运行中弃水多、供水保证率低的问题,以弃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青峰水库和龙潭水库的联合供水进行优化求解。以月为计算时段,在优先考虑河道生态流量、蒸散发和渗漏损失的情况下,针对青峰水库200×10
4
m
3
和220×10
4
m
3
两种拟定兴利库容方案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迭代次数达36次时目标函数趋于稳定;与常规调度相比,两库的年平均弃水量明显减少,供水保证率有所提高;采用线性递减惯性权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青峰和龙潭两水库联合优化供水计算中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
2022,33(3):143-148.[
摘要
](
51
)[
PDF
](
46
)
某船闸枢纽主要分区渗透参数敏感性及反演分析
金洪杰
1
, 甘 磊
1
, 沈振中
1,2
, 杨金孟
1
, 孙一清
1
, 张文兵
1
渗透参数的确定是水利工程渗流分析的前提,而渗透参数反演是确定材料渗透系数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定量分析某船闸枢纽主要分区材料渗透系数对枢纽渗流场的影响,建立某大型船闸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不同测点水头值为指标,设计以混凝土闸体、基岩、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渗透系数为因素的三水平正交试验,开展各区渗透系数对船闸渗流场的敏感性分析,采取可变容差法反演确定主要分区材料渗透系数。结果表明:各分区渗透系数对测点水头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帷幕、基岩、孔幕和混凝土,其中帷幕、基岩和孔幕的影响较为显著;反演时需重点关注帷幕和基岩等影响程度较大的分区渗透系数;反演计算值和实测值最大误差为2.37%,帷幕和基岩的渗透系数分别为3.04×10
-6
和5.51×10
-6
cm/s,反演参数可用于该船闸枢纽渗流稳定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22,33(3):149-155.[
摘要
](
40
)[
PDF
](
41
)
养护环境对混凝土限制收缩开裂影响研究
张 雷
1,2
, 王志华
1,3
, 佟继有
4
, 张海丽
4
, 吴岗权
5
, 曹尊毅
1,3
在高海拔极端环境下,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通过圆环法混凝土限制收缩开裂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5、10、25、40 ℃)、湿度(50%、65%、80%)对混凝土早龄期受限收缩开裂的影响,揭示了早龄期混凝土开裂的机理。结果表明:早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养护温度和湿度的提高而增大,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长比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增长更加明显;养护温度的降低或养护湿度的增大会减轻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以及自收缩作用,从而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提高其抗开裂能力;提出了混凝土早龄期限制收缩开裂的预测模型,可准确预测混凝土早龄期限制收缩开裂时间。研究成果为混凝土开裂控制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2022,33(3):156-162.[
摘要
](
45
)[
PDF
](
33
)
基于IGA-BPNN的水电站厂房振动响应预测
陈金泉
1,2
, 王海军
1,2
, 刘娟莉
3
, 刘 通
3
, 梁 超
1,2
为实现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的整体运行状态智能预测,解决多振源耦合与振动响应随机性等问题,以某一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振动响应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IGA-BPNN的水电站厂房振动响应预测模型。首先利用IGA对BPNN初始权重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充分发挥IGA高效并行、全局搜索的特点,再通过BPNN网络训练得到结构振动位移预测值。原型观测实例表明,测点振动位移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1%;IGA-BPNN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在预测精度和收敛性能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说明该预测方法有效,可为其他类型水电站的振动研究提供参考。
2022,33(3):163-168.[
摘要
](
42
)[
PDF
](
37
)
大骨料混凝土应变局部化中不同粒级粗骨料的作用效应
姜 磊
1
, 徐 磊
1
, 张菁倪
1
, 徐兰玉
2
, 任青文
1
为探究不同粒级粗骨料在大骨料混凝土损伤开裂应变局部化过程中的作用效应,在建立大骨料混凝土细观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细观结构下的损伤开裂模拟,分析了大骨料混凝土应变局部化区域的演化过程和分布特征;通过在原细观结构中单独改变某一粒级粗骨料分布,分别探究了不同粒级粗骨料在应变局部化中的作用效应。研究表明:应变局部化主要发生在大粒径粗骨料与砂浆间的界面过渡区处,特大石粒级粗骨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应变局部化区域的主要分布特征,大石和中石粒级粗骨料均可直接或间接在应变局部化区域形成过程中发挥明显作用,而小石粒级粗骨料在应变局部化中的作用效应微弱。研究成果可为在大骨料混凝土细观损伤断裂分析中通过简化细观结构来降低模拟难度和减小计算规模提供参考。
2022,33(3):169-175.[
摘要
](
41
)[
PDF
](
37
)
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模袋混凝土干燥收缩的影响研究
焦润豪, 车方驰, 王泽伟, 刘宏达, 娄宗科粗骨料体积分数是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指标。开展了粗骨料体积分数在0.30~0.36的范围内对模袋混凝土扩展度、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研究,以期为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的抗裂性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胶比条件下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大,模袋混凝土的扩展度总体呈现波动上升再平稳的趋势,而低水胶比会使得扩展度更大;在相同水胶比下,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大,模袋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总体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水胶比的降低会显著增大28 d抗压强度;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大,模袋混凝土的28 d干燥收缩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粗骨料体积分数为0.32时有最小值,而粗骨料体积分数分别为0.30、0.34、0.36时所对应的前7 d干燥收缩率均可达28 d总干燥收缩率的50%以上,说明模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早期增长较快。
2022,33(3):176-181.[
摘要
](
44
)[
PDF
](
39
)
全因子试验设计的土坝变形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孙一清
1
, 杜一峰
2
, 杨庆庆
3
, 王桂智
4
, 甘 磊
1
, 周东昊
1
, 陈官运
1
, 冯先伟
1
为更加细致地研究均质土坝变形参数的敏感性,以甘肃省某均质土坝为例,研究邓肯-张E-B模型参数及坝料密度对于大坝变形的全局敏感性。借助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均质土坝变形参数的显著性进行初步研究,筛选出明显显著的参数。以
R
f
、φ
0
、ρ和Δφ
4个参数为因子,以大坝竖向位移、向下游水平位移和向上游水平位移为试验指标,建立两水平4因子的全因子试验设计(full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s),并对各因子进行主效应分析、交互效应分析和方差分析,绘制交互效应的等值线图和响应曲面图,得到影响均质土坝变形的显著参数及组合。研究表明:
R
f
、φ
0
和
ρ
为对均质土坝变形最为显著的参数,而
ρ×R
f
、φ
0
×R
f
为均质土坝变形参数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二阶交互效应组合。
2022,33(3):182-190.[
摘要
](
42
)[
PDF
](
42
)
热-力作用下水工隧洞围岩-支护结构耦合力学特性及相互作用机制
张玉洁
1
, 李晓哲
2
, 姜海波
1
, 侍克斌
3
在高海拔寒区,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影响水工隧洞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热-力作用下水工隧洞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新疆某寒区水工隧洞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资料,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计算温度效应下围岩-衬砌相互作用的弹塑性解析解,分析热力作用下隧洞耦合结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洞内低温对耦合结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影响较大,应实施防寒保温措施,保证在极端天气下,结构沿径向2.7 m内温度不低于0 ℃;通风前期,温度应力对耦合结构的应力变化起主导作用,21 d后还要考虑衬砌支反力、围岩被动支反力以及围岩外边界约束的共同耦合作用;对流前48 d结构内侧受拉,结构洞腰内侧出现最大拉应力155 kPa,48 d后结构压应力激增,并且48~60 d内耦合应力增长速率最快。随着温度的降低,-1.95 ℃为洞顶和洞底的拉应力激增点,洞腰前期拉应力急剧增大,于-3.5 ℃开始缓慢减小。本次研究揭示了热-力作用下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动态全过程,可为寒区隧洞安全施工提供依据。
2022,33(3):191-201.[
摘要
](
41
)[
PDF
](
36
)
延安新区黄土结构性参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
王 博
1
, 黄 睿
2
, 黄雪峰
1,3,4
, 邱明明
5
, 王 寒
1
为研究高填方黄土的结构性在无侧限压缩状态下对其强度与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延安新区某高填方场地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试验条件下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含水率与压实度对黄土结构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力学特性的影响,并构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初始结构参数与抗压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土样含水率的增大或压实度的减小,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由“陡峭”向“平缓”特征过渡,应力峰值减小且后移,结构性参数-应变关系曲线的峰值减小且前移;塑性指标可以作为影响初始结构性参数变化的临界值指标,含水率小于塑限值时,小应变会导致黄土结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初始结构性参数呈非线性减小,抗压强度呈线性减小;原状黄土结构性参数-应变关系曲线比相应的重塑黄土曲线分布“陡峭”, 含水率增大对原状黄土初始结构性的削弱程度明显大于重塑黄土;初始结构性参数与抗压强度具有非线性关系,可较为精确地表征出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基于抗压强度、饱和黄土抗压强度及初始结构性参数的双曲线函数模型。
2022,33(3):202-208.[
摘要
](
48
)[
PDF
](
38
)
基于冲蚀耦合动网格方法的摇臂式喷灌喷头冲蚀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申恒峰, 黄剑峰, 周传亮喷灌喷头长期冲蚀磨损引起的喷嘴结构变形是影响其水力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究喷头的冲蚀变形及变形对其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冲蚀耦合动网格方法以PY1-20sh型喷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与Generic冲蚀模型建立喷头固-液两相流数值模型,针对3组不同水流含沙量工况开展喷头运行160 h内的冲蚀变形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喷头的冲蚀磨损主要发生在主喷嘴处,持续地冲蚀磨损使其质量减小,主喷嘴冲蚀变形表现为管壁向外不均匀扩张使得出口直径增大,变形程度与喷头运行时长及水流含沙量均呈正相关,变形速率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减缓,形状系数变大说明出口断面逐渐偏离圆形。喷头水力性能的变化表现为冲蚀变形使出口流量增加但流量系数减小,且由理论分析发现喷头射程随运行时长逐渐缩短,末端水滴直径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喷头的合理使用与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022,33(3):209-217.[
摘要
](
46
)[
PDF
](
37
)
离散型流道结构叠片过滤器性能试验研究
王 钦
1,2,3
, 徐 鑫
1,2,3
, 王振华
1,2,3
, 张金珠
1,2,3
在叠片过滤器中,叠片流道的结构决定着其工作性能。为提高叠片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和过滤性能,设计了一种离散型流道新型叠片过滤器,并与直线型流道传统叠片过滤器进行对比。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两种叠片过滤器的水头损失、除沙率、拦沙量、拦截泥沙粒径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清水条件下离散型流道新型叠片过滤器最大水头损失为2.34 m,传统叠片过滤器为3.46 m,前者比后者小32.3%~50.0%;含沙水条件下,两种叠片过滤器拦沙量与流量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流量的增加,过滤器拦截泥沙量逐渐减少,前者平均除沙率为18.94%,后者为15.15%;离散型流道新型叠片过滤器的有效过滤周期长、水头损失峰值低,且对细粒径泥沙的拦截效果较好。综上所述,离散型流道新型叠片过滤器与直线型流道传统叠片过滤器相比,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和过滤性能。
2022,33(3):218-224.[
摘要
](
51
)[
PDF
](
45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主 编:
蔡焕杰
副主编:
左其亭 胡笑涛 孙世坤
执行主编:
徐秋宁
地 址: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水科所校区
邮 编:
712100
电 话:
029-87082126
E_mail:
szysgc@nwafu.edu.cn
广告许可证
6104031000008
标准刊号:
ISSN 1672-643X
CN 61-1413/TV
水利学报
万方
中国水利学会
中国知网
北京勤云科技